主計處今(22)天公布11月失業率,為5.86%,較10月下降0.1個百分點,已是連續3個月的下降,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為5.98%,也是連續2個月下降。主計處認為,顯示失業情勢已經趨於穩定。不過,值得政府擔心的是,長期失業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,達到11萬2千人。
11月失業率是5.86%,較10月下降0.1個百分點,失業人數是64萬5千人,較10月減少8千名失業者。其中「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」而失業者,減少8千人,呈現連續5個月的減少,「初次尋職」失業者,也減少3千人。11月失業率及季調後失業率都下降,顯示失業情勢已經趨於穩定。
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劉天賜表示,11月中高齡失業人數有14萬1千人,較10月增加3千人,跟去(97)年同期比,更是增加了3成之多,這些中高齡失業者多屬非自願性失業,且對家庭及社會影響較大,相當值得關注。尤其,今(98)年5月到7月的中高齡失業者達到14萬3千人的最高水準,9月、10月回降到13萬7千人及13萬8千人,但到11月又增加到14萬1千人。但主計處認為,可暫時以短期性變動視之。
另外還有值得注意的問題,就是失業超過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,在11月達到11萬2千人,較10月大幅增加了4千人,創下歷年同月以來的新高,也是民國93年1月以來的最多,增加者多為國中以下學歷及中高齡。
至於經建會公布最新經建目標,失業率要降到4.9%以下,到底有沒有可能?主計處回應,4.9%是經建目標,主計處只做統計不做預估,目前無法回答。不過,以目前的失業情況觀察,失業率如果要降到5%以下,須要再增加出15萬個就業機會,才有可能回到金融海嘯發生之前的失業率水準。
不過,對受僱員而言,終於出現好消息,就是薪資呈現正成長。主計處統計今年10月的平均薪資是40,156元,年增率成長1.4%,這是近9個月以來,年增率首次轉為正成長。其中,經常性薪資為36,143元,年增率負成長1.13%,雖仍為負成長,但已是近12個月以來最小的減幅。
今年1至10月每人月平均薪資是42,766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5.57%,經常性薪資35,760元,較去年同期也減少2.3%,兩者的減幅,均為歷年同期最大;同時受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下跌0.85%的影響,實質平均薪資減少4.76%,減幅為歷年同期最大,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少1.45%,則是歷年同期次高減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