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際景氣回溫,出進口值也逐月好轉,財政部統計98年12月出進口年增率高達46.9%及56.2%,雙雙創下19年來的最大增幅。不過,因為98年全年的景氣概況,是從下半年才開始好轉,所以98年全年的出進口狀況還是很差,出進口分別衰退20.3%及27.4%,創下歷年最大衰退幅度。
12月出口值200.3億美元,創下14個月來的新高,雖然僅較11月增加1千萬美元,但年增率仍達46.9%;進口值183.8億美元,創下15個月以來的新高,較11月增加4.8億美元,年增率高達56.2%。出進口值年增率創下民國80年除春節期間外的最大增幅,而且是連續2個月正成長,主要是因為國際景氣逐漸回溫,出進口需求增加,以及上(97)年同月基期偏低所致。
觀察對主要貿易市場的出口情形,12月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84.5億美元,創16個月以來新高,對東協六國出口30.7億美元,對歐洲出口23.1億美元,皆是創下14個月以來的新高,對美國出口22.6億美元,創13個月來的新高,只有對日本出口少於11月。
如果與上年同期相比,出口增加64億美元,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增加40.3億美元最多,其次是對東協六國增加11.3億美元。受惠於電子產品與光學器材出口恢復,加上基期偏低,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已連續4個月正成長,12月的增幅更達91.2%。對東協六國、歐洲出口分別增加58%及22.5%,都是2個月呈正成長,對日、美出口各增7.4%及4%,增幅雖然小,但這是金融海嘯以來,首次轉為正成長。
98年全年出口金額,較97年減少較多者,包括: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少88.7億美元、礦產品(主要是油品)減少75.1億美元、電子產品減少67.8億美元,光學器材減54.2億美元、機械減少54.2億美元;減幅以礦產品減39.1%最多,其次是機械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、電機產品、光學器材。前十大出口貨品中,只有電子產品的跌幅是史上第四大,其餘9大產品出口跌幅,都是史上最大。
98年的進口部分,受到油價下跌、原物料需求減少,以及設備投資減少的影響,全年進口大幅減少。其中,農工原料進口值因油價下跌而大減30.5%,資本設備進口因為景氣不好,出口減少,使得設備投資減少21.3%,消費品進口僅減少4.1%,下半年有明顯好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