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氣回溫的腳步,終於反應在刷卡金額上,去(98)年11月的簽帳金額達1,203億元,不僅比上(10)月份增加19億元,也比97年同期大幅增加176億元,年增率達17.15%,更是自93年資訊揭露以來11月簽帳金額最高的月份,顯示信用卡市場反彈力道相當強勁。
根據金管會公布的11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,國內共有38家發卡機構,總流通卡量達到3,071萬張,比上月減少25.5萬張卡,比97年同期少了352.8萬卡。而本月總有效卡數為1,877萬張,比上月增加近3萬張,在一減一增下,使得有效卡率衝上61.12%,再度創下史上最高紀錄。
在流通卡量前十名的銀行中,花旗銀行有效卡率達77.49%,成為活卡率最高的銀行;而台北富邦有效卡率也在七成以上(72.84%);其他像是中國信託為68.85%、台新銀行67.02%、永豐商銀65.67%,都有不錯的表現。不過,聯邦銀行在努力瘦身下,有效卡率仍只有50.77%;以無限卡為重心的新光銀行,活卡率更低到43.86%。
11月整體新發卡量約為42萬張,而當月停卡數為近53萬張,淨發卡數(發卡數減停卡數)仍有負的10萬多張,因此使得流通卡量持續萎縮。其中遠東商銀11月發卡16.3萬張卡,首度成為發卡王,主要原因為併購友邦信用卡後,進行信用卡換發,尤以南山人壽認同卡為最多。
屈居第二的為中國信託,當月發出60,914張新卡,打破自97年4月20個月以來的發卡紀錄;第三位是力圖振作的台新銀行,新卡量為28,906張;花旗銀行25,131張、國泰世華24,127張,分居第四與第五,其餘銀行當月新卡皆低於2萬以下。
11月銀行總停卡數仍高達526,158張卡。其中停卡最多的還是聯邦銀行,不過停卡數已降到10萬張以下(96,429張);第二位為遠東商銀的69,553張,與進行友邦信用卡合併有關;第三至第五分別為國泰世華(44,921張)、中國信託(41,653張),以及第一銀行(35,001張)。
11月在景氣回溫及百貨週年慶的促銷下,消費信心大增,使得整體銀行的簽帳金額達1,203億元,創下98年的次高紀錄,僅次於報稅月份的6月(1,371億元)。比上月增加了19億元,小幅成長1.61%,在97年同期基期過低下,大幅成長176億元,年增率高達17.15%;比較各年度同期刷卡量發現,98年11月簽帳金額創史上之最大。
中國信託繼續蟬聯刷卡王寶座,11月刷卡金額達220億元(市佔率18.30%);花旗銀行的145億元(市佔率12.07%)居次;國泰世華雖居第三,但刷卡量較上月增加近14億元,達145億元(市佔率12.02%),直追花旗銀行;第四是台新銀行的100億元(市佔率8.32%);台北富邦以86億元(市佔率7.17%)擠下玉山銀行站上第五。
持續下滑的循環信用餘額,比上月減少37億元,僅剩2,100億元,更比97年同期大減482億元,衰退18.67%。其中花旗銀行以444億元(市佔率21.14%)繼續稱王;中國信託為218億元(市佔率10.38%)居次;而玉山銀行(179億元,市佔率8.54%)、國泰世華(171億元,市佔率8.13%)跟隨其後。
11月整體預借現金為28億元,比上月減少1.6億元,但比97年同期大幅衰退40.95%,減少了11億元之多。其中,中國信託8.1億元(市佔率30.02%)、花旗銀行為6.6億元(市佔率24.41%),不論金額或市佔率兩者皆衰退。
十一月份簽帳金額大增,為信用卡市場注入強心針,鼓舞了銀行長久低迷的信心,也點燃了市場的熱度。緊接著寒假、春節的傳統消費旺季到來,卡友刷卡需求隨之增長,簽帳金額仍有成長空間,相當值得銀行業期待。
十一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,如下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