碗粿其實是台灣十分常見的點心,可是說也奇怪,要在家裡做出好吃的碗粿,總是差了那麼一點步數,不是太軟,就是太硬,否則就是鹹淡調得不精準。再者,若還想挑戰台南式沖肉燥到米漿裡的作法,或是模仿名店醬油膏的風味,一般人實在無法輕鬆辦到。
當璐璐去詢問信維市場裡的小南鄭記碗粿,分店生意到底好不好做時,他便沒好氣地說:「唉呀!一分錢一分貨啦!很多太太乍看一個碗粿賣40元(之前是35元),就講她們附近一個才20元、15元,你憑什麼賣那麼貴?」對呀!鄭記的碗粿個頭並不大,料又都沉在碗底,也不能怪精打細算的太太們要計較。
但老闆卻接著說:「我這個碗粿,雖然不是在分店做的,但卻都是總店每天新鮮採用在來米跟水打的米漿,再放進肉燥、肉片、油蔥料、蝦米、鹹鴨蛋現蒸出來的,所以很多人剛開始嫌貴,但吃過一次後,便又回頭來買。因為這種正港台南味,吃過的人沒有不喜歡的。」
沒錯!台南式的碗粿,因為添了香噴噴的肉燥去蒸,所以特別美味。而且由於比重的關係,若沒有相當的經驗,很容易蒸出來下硬上軟,不僅不好看,吃起來也難以下嚥。
倒是白色型態的碗粿還容易做些,一碗在來舊米,加三杯水跟少許鹽用果汁機打勻,再落到鍋裡用小火煮成稠糊狀,分裝到六個小碗內蒸熟即可。只可惜這種比例粿身雖Q,但醬料只能湊和,就是少了一味。
而鄭記的總店,從小攤位到目前捷運出口的店面,一樣吸引了許多客人。像璐璐每回到萬華,必帶的伴手就是三元號魷魚羹、鄭記碗粿,捷運廣場旁的燒麻糬、跟三水街市場的竹圍土雞、粉腸、鯊魚煙。尤其是鄭記碗粿,買的時候還要叮嚀蒜蓉多放,吃起來特別過癮。
除此之外,在師大夜市許記水煎包旁的屏東清蒸肉圓,其實店家所賣的碗粿,口感也相當Q爽。尤其除了肉塊之外,裡頭還有滷香的鴿蛋,用料並不小氣。但內行的人請記得除了原始醬料之外,要老闆再把肉圓的辣椒醬適度添加。如此吃來,竟好像變魔術一樣,美味指數可是會頓時激升的唷!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一、四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