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公布去(98)年12月及全年外銷訂單金額,在全球景氣逐步好轉與上年同期基期偏低影響下,12月外銷訂單金額317.3億美元,較上年同月增加109.4億美元,年增率為52.63%,寫下史上單月最大年增率,主要原因就是前(97)年基期偏低,由於受到金融海嘯影響,97年12月的外銷訂單金額僅有207.85億美元,才會讓98年12月年增率出現驚人成長。
98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3224.4億美元,較上年大約減少292.8億美元,減幅8.33%。98年第4季接單金額與上年同季比較,則增加28.03%,與第3季比較則增7.98%;相較於金融海嘯發生期間的98年1月接單金額,年增率減幅達41.67%。經濟部認為,98年全年年增率只衰退8.33%,代表台灣已經走出金融風暴。
98年上半年在金融海嘯重創下,各國經濟景氣衰退、市場需求不振,導致我國外銷訂單在98年1月跌到谷底,年增率衰退幅度達41.67%,創下史上最大跌幅。
經濟部分析,在各國政府積極的擴張政策下,從去年第2季開始,我國訂單金額緩步回升,衰退幅度逐月縮小,到下半年在新興市場需求的帶動下,NB、消費性電子、面板等產品需求暢旺,使得我國的外銷訂單,終於在10月由負轉正,且接單金額從第4季起,恢復往常水準,讓全年外銷訂單年增率,縮小到只有個位數的負成長。
從主要接單地區觀察,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復甦最快,復甦力道稍顯疲弱的則是歐洲。上半年受金融海嘯強烈衝擊,重挫大陸地區接單,但在中國推動家電下鄉等計畫,使得來自大陸地區的外銷訂單,率先在98年7月轉為正成長,全年接單金額計857.7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僅小幅減少2.41%,跌幅較各主要接單地區明顯較小。
歐洲地區於金融海嘯期間雖跌幅相對較小,但復甦力道也較為疲軟,到98年11月接單年增率,才轉為正成長;區域內英國接單至98年12月仍小幅衰退,全年衰退幅度遠大於歐洲地區;累計全年接自歐洲地區之訂單計575.1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減少13.68%。
觀察主要接單貨品全年表現概況,以資訊與通信產品跌幅最輕,精密儀器等產品的反彈最快。資訊與通信產品是全年外銷訂單最主要貨品,接單達793.2億美元(占24.6%)。第3季起受惠於新興市場需求增溫,以及第4季Windows 7上市、智慧型手機新款推出等因素,筆電、網通等產品接單快速成長,全年年增率為-0.67%,在主要接單貨品中,表現最為亮麗。
精密儀器等產品全年表現最具戲劇性,97年第4季受金融風暴重創,訂單金額率先落底,98年1月年增率更達-61.13%,創下精密儀器歷年來最大的跌幅紀錄。還好98第2季起來自面板需求增溫,帶動價格走揚,接單金額以V型反彈趨勢逐月增加,呈現高速成長,全年接單281.9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僅減少1.0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