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某媒體以頭版大篇幅報導,央行持續對熱錢宣戰,讓外資在股匯市無利可圖,促使外資加速自股市撤出。中央銀行27日下午緊急發出澄清稿表示,某媒體將央行作法,解釋為近日台股下跌諸多因素之一,其說法與事實不符。
央行指出,去(98)年10月初至年底,台股加權指數共計上漲679點,漲幅9%,如某媒體推論正確的話,台股理應自去年10月即開始下跌,而非於近日才開始下跌。
因為,為維持金融市場穩定,央行自去年10月初起陸續將國外管理資本交易作法,介紹給國人,並重申匯入資金務必依申報用途使用,不宜藉以炒作新台幣匯率。
其次,台股目前外資比重很高,1月25日外資市占率已達30.44%,因此台股易受外資進出及國際股市影響。
第三,台灣與中國大陸及美國經濟關係密切,台股亦與中美股市連動性很高。近期由於中國大陸宣布緊縮政策,加上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表示將對金融業加強監理,致使中、美股市大跌,台股連帶受影響。
央行還特地點出數據強調,自1月20日至1月26日美股道瓊跌幅為-5.0%,中國上海指數跌幅為-7%,香港H股跌幅為-9.4%,而台股跌幅為-7.9%。由以上三點敘述可知,近日台股下跌與「央行介紹國際管理資本交易之作法,以及重申匯入外資務必依規定使用」無關。
媒體在報導中指出,「短短3個交易日賣超台股近逼500億元,26日大盤指數重挫274點,跌幅3.5%居亞股最大,新台幣匯率也貶破32元關卡。外資指出,一旦資金行情幻滅、ECFA又遙遙無期,去年農曆年後力撐台股大漲兩大支柱倒了,台股今年上半年行情也宣告玩完。」央行對此說法,特地發出澄清稿駁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