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(2009)年房地產呈現開低走高格局,房市復甦速度領先經濟基本面,根據最新一季的信義房價指數顯示,2009年第四季台灣都會區住宅房價指數為151.70點,較前一季上揚4.6%,指數持續刷新歷史紀錄,更較去年同期增長16.8%,創1991年指數發布以來年度漲幅最大的一年。
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較去年同期上漲20.6%,等於一千萬的房子一年就增值了206萬,對屋主來說,是報酬率最高的一年,等同於中了統一發票的特獎。
根據政治大學與信義房屋合作研究的信義房價指數顯示,2009年第四季除了高雄地區外,包括北市、北縣及台中地區指數,均呈現向上突破的走勢。其中北市部分因受惠於都更題材的發酵,舊公寓價格翻身,拉抬平均房價,台北市房價指數較前一季增加5.2%,來到220.03點,較去年同期上漲逾兩成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,都更商機讓原本屬於自住市場的公寓產品,成為投資置產的新目標。北市中心區的公寓除扮演消費財的角色外,更增添投資財的特性。
由於台北市中心區房價居高不下,需求持續向外移動,只要有捷運經過的地區,都受惠這一波的外移效應。除板橋、新店、永和等北縣第一圈房價強者恆強外,過去漲幅較溫和的中和、蘆洲、新莊、土城等第二圈房價,在2009年表現同樣強勁。
甚至更外圍的泰山、林口地區受機場捷運效應,也出現明顯漲幅,全面推升北縣房價指數達到181.59點,較前一季增加近9%,更較去年同期增加23%,漲幅超越北市。
下半年游資效應的持續發酵,讓2009年台北地區房價出現看回不回的走勢。對投資者來說,成本節節高升,獲利空間受到擠壓,部份有保值性需求的投資者,開始將目光轉向房價相對較低的台中,加上台商返鄉置產買盤持續,本季台中地區房價指數較第三季上升近4%,來到120.42點,更較去年同期上漲27.3%,為2009年各縣市房價漲幅最大的地區。
不過,台中市各區域房價高低差異大,指數大幅上升,主要是精華路段成交量增加影響,除七期、綠園道等高價地段外,絕大部分大樓行情不會超過每坪20萬元,一般自住客購屋壓力輕。
至於仍屬自住市場為主的高雄地區,本季指數雖較去年同期增加9.1%,但第四季指數不增反跌,較第三季小幅下修2.6%,房價在北中南3大都會區中相對弱勢。
蘇啟榮表示,2009年市場流動資金水位不斷增高,民眾的購屋動機隱含明顯的投資保值目的,重視的是未來的增值性。資金行情是讓2009年房價漲幅領先經濟成長的關鍵之一。房價持續上漲的結果,勢必會抑制消費者的購屋意願。反之對於屋主而言,當前的高房價正是閒置資產獲利了結的最佳時機。
整體來看,2010年台灣房地產市場將會出現「價堅量穩」的格局。央行若宣布升息,將使得房市交易出現短線下修波動,但總體經濟表現仍會持續轉強,若失業率能降至5%以下,且經常性薪資年增率能連續三個月轉正,則可確保需求不至於衰退,惟明年底五都選舉對於房市交易的干擾,將是無可避免的一大變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