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處統計今(99)年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,大幅上漲2.35%,創下16個月來的新高。主要是因為農曆春節因素,商品類價格及服務類價格都上漲,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後的核心物價,也有1.01%的漲幅;剔除春節因素,合計今年1、2月CPI與去(98)年1、2月相比,上漲1.3%,物價走揚的趨勢明顯。
2月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.35%,七大類指數全數走揚,油料費、燃氣,以及菸品價格,相對去年較高,加上2月適逢農曆春節(去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),部分的服務費用,包括:褓姆禮金、計程車資、國外旅遊團費等等都循例加價所致;扣除蔬果,漲幅2.04%,若再扣除水產及能源後的核心物價,上漲1.01%,但合計1、2月的核心物價,還在負成長範圍,跌幅是0.06%。
消費者物價七大類中,漲幅較為顯著的,有交通類漲6.16%,這是因為國際油價還在走揚,加上比較基數偏低,漲幅達25.87%;雜項類因為香菸從去年6月開始漲價,使得雜項類上漲4.44%;居住類漲1.92%,這是因為農曆春節饋贈褓姆、家庭佣人的禮金,加上去年7月以來燃氣費用漸次調漲所致;食物類漲1.61%,其中漲最多的是蔬菜,漲幅12.8%,但家外食物則下跌0.51%。
2月躉售物價指數WPI為5.87%,主要是因為油品及化學材料等價格持續攀升所致。其中國產內銷品漲9.21%、進口品漲7.94%,出口品僅漲0.92%。累計今年1、2月,WPI上漲6.31%。
主計處表示,國內景氣好轉,使得物價上漲,且去年因為發放消費券,廠商配合消費券推出多項促銷活動,但今年沒有消費券議題,促銷活動明顯減少,2月物價走揚並不令人意外。
同時,躉售物價從去年第4季開始正成長,且年增率漲幅逐月增加,顯示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不斷走高,遲早會反映到零售價格上。不過,國內失業率仍在高檔、薪資水準也停滯不前,再加上市場競爭激烈,廠商不太可能一下子大幅調漲售價,因此國內物價目前尚無通膨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