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將於本周三(17日)赴立法院財委會,進行央行業務報告,央行在書面報告中指出,國際貨幣基金去(2009)年10月的「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」中建議亞洲國家,對剛浮現的資產價格壓力採取審慎因應措施,而針對國內房地產價格飆漲問題,央行也採行多項政策,並密切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。
央行表示,將以發行定期存單方式積極調節市場資金,並且已經使得銀行淨超額準備,由去年4月最高點的新台幣1,541億元,降至目前的266億元。
此外,銀行新增購置住宅貸款平均貸款成數,自去年第二季起持續上升,去年10月起,央行就積極促請銀行加強房貸風險管理;另外,央行還提醒銀行對投資戶(非自用戶)貸款加強風險控管。
央行在報告中指出,近幾個月來,世界銀行等相關報告也指出,大量資本流入中國等新興市場,已造成當地資產價格泡沫化隱憂,建議採取行動緩和大量的資本流入,避免形成資產價格泡沫。
央行表示,近幾年來,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與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大致相反,有助於減緩國際油價大幅波動,所帶來的輸入性通縮或通膨壓力。
彭淮南在報告中進一步表示,今(2010)年1~2月平均數,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為14.34%,因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較上年同期升值,致以新台幣計價之進口物價年增率降為8.32%,有助於減緩國際油價等上漲,所帶來的輸入性通膨壓力。
彭淮南強調,雖然近幾年全球主要國家物價波動幅度頗大,但台灣物價相對穩定。今年以來,輸入性通膨壓力漸增,不過,預期失業率仍高,消費需求尚弱,造成廠商成本轉嫁困難,來自需求面的物價上漲壓力依然溫和。根據主計處預估,台灣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為1.2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