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日起悠遊卡可以當作小額付費工具了,如果成效良好,看來國內小額支付工具的市場,又將掀起另一波的競爭,目前各方專家看好遠東集團的Happy Go卡,是下一波可能加入戰局的卡片,同時Happy Go具有累積紅利的功能,若是真的加入此一市場勢必又帶起一波高潮。
雖然悠遊卡對於小額支付市場信心滿滿,但是筆者觀察周遭的人對於使用悠遊卡小額支付的意願,卻呈現兩極化,看來小額支付這個市場,還需要一段時間發酵。
筆者詢問了一些年輕同事及學生,願不願意使用悠遊卡付費,學生的意願是很高的,但是年輕的同事意願卻相對較低,我問他們為什麼?他們給我的回答是「心理上的感覺」。
這些年輕的同事由於薪資不高,對於預先儲值一筆錢在卡片裡是有些抗拒的,我看他們的卡片餘額也都是幾十元而已,僅供平常通勤用,所以他們寧願身上有多少現金就用多少,而且擔憂儲值之後消費的慾望比較難克制,所以對於使用悠遊卡付費,目前還保持觀望的態度。至於學生族群因為都是家長提供加值好的卡片,有更多地方可以消費,當然是樂見其成。
以筆者個人而言,初期仍然習慣用現金交易,但是看到各家廠商紛紛推出悠遊卡消費的優惠措施,的確會強化我改變原本的付費習慣,這些優惠方案雖然可以快速的扭轉消費者的付費習慣,但也隱藏了讓消費者輕度擴張消費的風險。
目前各通路所推出的優惠,不外乎加XX元就可以購買比原價低的產品,或者同商品第二件五折等,這些加購的產品,都是原本使用現金付款時,不會額外支出的;加上使用這類電子付款的方式,不容易感受到「花錢」的感覺,時間一久,有可能在生活費的控管上,就不知不覺的超支了,這是未來電子付費越來越普及後,需要特別留意的現象。
悠遊卡做為支付工具只是電子小額付費的開端,過去雖然也有銀行推行類似業務,但是都沒有成功,此次悠遊卡挾著高發卡率、高使用率及各知名通路的全力配合,重新挑戰小額付費市場,相信假以時日應該會有不錯的成績。但是伴隨而來的一些問題,例如:卡片是否要記名、會不會成為詐騙集團的工具、是否可以掛失等,將會是下一階段要面臨的課題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