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全球製造業景氣反彈力道的帶動,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站上每桶80美元大關後,漲勢出現加速現象,最近更突破前波高點,並上漲到每桶85美元以上,再度引發通膨議題沸沸揚揚。
油價已來到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高價位,經濟復甦、原物料價格走高,通膨重返,不僅是2010年重要經濟課題,也將是未來20年的重要趨勢。迎接通膨2010年重返,投資人宜積極看待原物料商品價格上揚、並適度投資這些資產。
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,2010年全球通膨須特別注意觀察四大引爆點,其中上漲的油價已成為點燃2010年全球通貨膨脹的第一把火,第二和第三季通膨,將隨著全球經濟復甦確立更加明顯,加上全球基礎建設大動工、中國工資上揚,物價居高不下,高通膨已是大勢所趨。
而近期七大工業(G7)國家核心通膨與通膨差異正在擴大,美國ISM指數與CRB原物料走勢亦步亦趨,全球經濟確定邁向復甦,巴西最新鐵礦砂合約價大漲九成,銅價也隨景氣回溫走高,將成為通膨的第二個引爆點。
陳朝燈分析,通膨第三個引爆點,則是全球基礎大建設已全面啟動,新興國家和美國2030年以前投入鐵公路、儲油管、機場和電廠等重大基礎建設支出,總計逾32兆美元。
此外,近年來中國工資普遍上漲,2010年北京和江蘇的工資漲幅較低,各為10%和12.9%,上海、浙江、東莞、廣州漲幅從15%到16.9%不等,四川重慶漲幅更高達15到20%。一度以全球製造中心、低成本著稱的中國,現在不僅製造出口商品、也將輸出通膨到全世界,為長期通膨居高不下埋下隱憂,是全球通膨的第四個引爆點。
儘管通膨蠢蠢欲動,卻也是商品、原物料的投資契機。而通膨與經濟成長是一體二面,低利時代的投資法則就是跟著通膨走。1976年到2008年以來,不論是在通膨穩定期或通膨上揚期,原物料商品投資報酬率遠超過股票和債券。
陳朝燈指出,投資人若要追求成長、力抗通膨,擁抱商品資產,但是又對商品相關資產不夠熟悉,可以考慮從資源相關的基金著手,選擇能源、金屬、礦業、鋼鐵、天然氣與替代能源等領域,都有所布局的資金介入,以掌握各項資源輪漲契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