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個上班族,有天到了公司打開電腦時,發現電腦速度變的很慢,造成無法工作,於是他開始跟周遭的同事抱怨了三點:1.「公司給我這什麼爛電腦?害我都不能工作了!」 2.「公司真是小氣,買台新電腦給我不就好了?」 3.「反正公司不買新電腦給我用,工作效率差浪費的是公司的時間,損失最大的是公司不是我」。這些言論乍聽之下,好像還有幾分道理,實際狀況是如此嗎?如果你是這位仁兄的主管,你會如何評價這位員工?
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位仁兄的第一句話「公司給我這什麼爛電腦?害我都不能工作了!」,這句話代表這位仁兄真實的想法是「公司應該隨時發現我的問題好好幫我解決,這樣我才能工作,如果不解決,我就摸魚去了!」
正常情況之下,公司怎麼可能隨時知道誰的辦公設備有問題?如果每位員工的這些問題,都要公司主動發掘才有辦法營運,這間公司每天處理這些問題就好了,還需要營運嗎?
接著來看第二句話「公司真是小氣,買台新電腦給我不就好了?」,連電腦發生了什麼問題都不知道,憑什麼要求公司買新的設備?代表這位員工只是「想要用」新設備而已,反正又不是花自己的錢何樂而不為?
最後來看「反正公司不買新電腦給我用,工作效率差浪費的是公司的時間,損失最大的是公司不是我」代表這位仁兄擺爛的心態,完全不想解決問題。
以上的案例真實發生在我周遭,或許有人會疑惑這問題有這麼難解決嗎?找公司維修電腦的部門或廠商,來檢查一下不就得了?這正是問題的核心,看似簡單的解決方式為何不去做?
因為這類型的員工習慣用抱怨來解決問題,卻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讓自己變成職場邊緣人,這個案例正常的處理方法,是發現設備有問題時,立即通知公司資訊或總務單位,若是設備真有損壞,公司自然會評估修復或是採購新品,不用一個小時就可解決的事,我周遭那位仁兄卻整整抱怨了一個星期,相對的也浪費一星期的工作進度,在主管心中也留下了惡劣的印象。
職場上遇到的問題種類很多,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上述的案例一樣?下次遇到問題時要提醒自己,千萬別讓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只會抱怨的人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