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 理財 經貿 卡訊 消費 休閒 達人專欄 萬象
  CardU首頁 > 焦點新聞 >
【理財】
土地持有成本過低 建商囤地飆房價
公有地標脫未開發 存貨價值破2200億

記者  方凡  報導   2010/04/21  
建商養地、囤地,讓房價居高不下(圖/卡優新聞網)

  高房價幕後的黑手是誰?《天下雜誌》公布實際調查,結論就是建商養地、囤地,而幫凶就是政府,因為土地持有成本極低,造成建商沒有後顧之憂地養地,再標下附近公有土地,墊高週邊地價再出售,就可大撈一筆。

 

  《天下雜誌》整理出過去十年來,公有地每坪標脫價最昂貴的前50筆土地,然後一一查訪,找到的有48筆,而這48筆土地目前開發狀況是,26筆土地正在興建中或是已經興建住宅,但有22筆是到現在仍未開發,將近半數。

 

  這26筆已開發或開發中的土地,只有3筆建案是提供40坪以下住宅,18筆則是提供大坪數的大房子。也就是說,公有土地標售之後,高達8成的土地被養著,等待未來高價出售,或蓋的是一般老百姓一輩子都買不起的豪宅。

 

  《天下雜誌》指出,在高房價背後撐腰的,根本問題就是稅制,以遠遠低於市價行情的公告地價課稅,而且不開發也不會有高額罰款,使得長期持有土地的成本太低,房價才會居高不下,因為建商根本就不急著蓋、也不急著賣。

 

  依據現行稅法,個人如果有不動產交易獲利,在個人綜所稅申報時要列財產交易所得課稅,但企業土地交易所得則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,因此長期持有土地,每年最高只要繳納5.5%的累進稅率,並且是按照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地價課稅,養地成本那麼低,財團不養地才怪。加上近年來的低利環境,融資成本非常低廉,也間接提高了建商養地的意願。

 

  調查從公開資訊觀測站取得建商存貨資訊,發現前12大建商在全台的存貨(包括未開發土地及興建中或待售中的住宅),價值超過22百億元,平均存貨佔總資產的比例,高達75%,較3年前提高了5個百分點。

 

  建商提高存貨比重,養地、惜售的心態明顯,《天下雜誌》認為對一般購屋族造成最直接的影響,就是不斷飆高的房價,即使房價高到令人卻步,成交筆數下降,但建商還是不願意降價。其原因就是成本不會增加,撐到最後,還是會有人來買,這種情況,尤以台北市為最。

【2010/04/21 卡優新聞網】http://www.cardu.com.tw
討論     列印     轉寄      收藏
  網友評價: (100.0%)讚  (0.0%)好  (0.0%)普普  (0.0%)待加強  (0.0%)需改進  目前共有1人評價
  您的評價: 讚  好  普普  待加強  需改進 
【熱門好康】
Google
新聞 好康 卡訊
【相關新聞】
| 關於卡優新聞網 | 服務總覽 | 服務條款 | 隱私權政策 | 廣告刊登 | 網路行銷 | 聯絡我們 | 其他聲明 | 網站使用指南 |
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(C)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.
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7號7樓 TEL:(02)2591-3300
建議使用IE6.0以上版本瀏覽器,Flash Play 8以上版本,NETSCAPE 及 Firefox 尚不支援         謹慎理財,信用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