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業的財富管理業務經歷金融海嘯摧殘後,現在似乎逐漸有復甦跡象。根據巴克萊資本的調查顯示,亞洲財富管理行業的收入,尤其是中國及印度未來兩年將會成長超出25%。巴克萊資本更認為台灣今年GDP可達6%。
巴克萊資本向亞洲五十八家主要財富管理機構進行調查,去(2009)年有接近60%的理財經理人都認為,財富管理行業未來兩年的收入年增長率將在5%以下,但在今(2010)年再次進行訪問,抱持相同看法的理財經理人只剩38%,多數都改持樂觀看法,其中24%預期增長率會超過15%,38%預期增長率介於6%至15%。
巴克萊資本表示,目前投資者對較為複雜的結構性產品仍然相當保守,僅願意繼續物色「回歸基本因素的產品」,因此在均衡風險投資組合中,亞洲股票、其他新興市場股票及新興市場債券的比重上升,而先進國家向來風險較低的現金及債券所佔比則會下降。
而且展望未來六個月,大部分理財經理人也附和這趨勢將會持續,甚至亞洲股票的配置將會提高,美國股票的配置則相對較低。
至於從業務擴展潛力及預期收入增長率來看,中國及印度被視為亞洲最具吸引力的市場,特別是中國,超過四分之一的理財經理人,預測當地在未來兩年的年增長率將會超出25%。
而關於金融監管架構方面,香港及新加坡被視為最進取的國家和地區,而理財經理人也相信歐洲監管制度的轉變,將促使大量資金流入亞洲資產管理行業。
另外,巴克萊資本談到台灣部份,認為受惠全球科技業強勁復甦,國內經濟有機會因此提振,預期台灣今年GDP可達6%,比起政府預估的4.72%更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