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民眾到銀行開戶時,可以發現有些銀行的金融卡,都掛有VISA的符號,就有民眾相當納悶的問,「我又沒辦信用卡,幹麻主動給我卡片呀!」其實,那不是信用卡,而是VISA晶片金融卡。
過去,國際發卡組織像是VISA或是MasterCard是以發行信用卡為主,這幾年VISA開始推動金融卡的業務,將業務目標鎖定不使用信用卡的客戶。時至今年卡債風暴讓許多人不敢使用信用卡,取而代之的就是VISA晶片金融卡。
由於,VISA晶片金融卡具有存款有多少,才能消費多少的好處,避免過度消費。更因為是直接由銀行帳戶扣款,所以每月帳單或存摺明細中,會出現購物的記錄,已經成為持卡客戶進行帳務管理的重要工具。
VISA晶片金融卡與一般信用卡,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一個是現金錢包的概念,而另一個是採信用額度付款。消費者該如何持有哪種性質的卡片,才是最聰明的選擇?台新銀行就建議消費者,每位人身上至少都應該要持有這兩種卡,一張為是信用卡,一張就是VISA晶片金融卡。因為這二張卡片是互補的消費支付工具。當消費者需要支付日常生活必需品之小額開支時,就可使用金融卡,不用先提款就可刷卡消費,直接扣款免繳帳單,也沒有跨行提款的手續費,更可省卻帶太多零錢的不便。若是消費金額較大時,使用信用卡就可以延遲付款,輕鬆調配支出,不會因為大筆金額支出而造成資金調度失衡。
台新銀行資深副總孫仰賢表示,台新銀行還會提供電子對帳單服務,依照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等類別提供消費分析,幫助消費者輕鬆記錄每筆消費,管好日常花費,讓持卡人可以享有刷卡消費的便利性,卻不用擔心帳單遲繳,影響個人信用及產生循環利息。
有很多家長已經看上VISA晶片金融卡,有多少花多少的特性,開始幫子女辦理晶片金融卡。把每月的生活費存入帳戶,就不怕小孩會過度消費,更可養成理財及規劃的好習慣。
目前,共有11家銀行發行Visa金融卡,包括中國信託、中華商銀、台中商銀、台北富邦、台新銀行、台灣企銀、合作金庫、兆豐商銀、華南商銀、新光銀行、聯邦銀行。根據VISA表示,截至今年9月為止,Visa金融卡流通卡數已經超過297萬張,而累積到今年9月的消費金額也超過新台幣57億元。
因此,為了搶食金融卡的市場,各發卡銀行也紛紛打出優惠方案,像是中國信託就推出紅利點數2倍送活動,到12月31日止持卡當月消費滿6,000元,消費的紅利點數2倍回饋!台新則首創「刷存雙得利」優惠權益,到明年6月30日止,凡持台新VISA晶片金融卡當月累計消費達新台幣 399元以上,就可享有0.3 %現金回饋,直接回饋至存款帳戶內。若當月累計消費金額達1,500元,當月存款即可享利率加碼0.15%;若達NT$3,000,當月存款則可享利率加碼0.3%。持台北富邦VISA金融卡在11月底前刷3次金額599元就可兌換「典藏廖繼春」側背包一只。聯邦銀行也推出持晶片金融卡單筆消費金額滿599元,當筆簽單授權碼末碼對中6或8,享交易回饋金1%~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