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世博會將於今(30)晚盛大開幕,這會是今夏全球矚目的焦點。一連幾天看了世博相關場館的介紹,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,更重要的是透過世博可以一窺未來幾年國際潮流的變化,所以如果時間許可,今年暑假的時候,我打算帶著孩子參觀上海世博,期望讓孩子的眼界能夠有所提升。
「國際化」、「政府要有國際觀」、「台灣要與世界接軌」,過去幾年這些口號喊得震天響,彷彿國際化與世界接軌是政府的事,跟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,也有人天真的認為,只要台灣與世界接軌,人民自然而然就具有國際觀了!
其實當一個國家努力與世界接軌時,人民也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國際視野,否則很難跟上這股趨勢。提升自己的國際觀有幾個好處:
1.提升職場競爭力
2.了解世界潮流、掌握金融趨勢
3.透過網路,容易結交其他國家的朋友,拓展自己的國際人脈
既然走向國際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,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?首先可以提升自己的外文能力,不管是英文、日文、法文都可以,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或工作領域來選擇第二語言。
再來就是透過電視節目,多關注其他國家的現況及風土民情,這樣未來與國際友人交流時,比較容易進入狀況。如果經濟能力許可,每年也可安排時間去其他國家走走,如果當地有認識的朋友那就更好了!
要如何認識國外的朋友?拜網際網路發達之賜,認識國外的朋友並不是難事,重點是如何維持彼此之間的關係,如果每年都可以抽空去國外看看這些朋友,不但達到了旅遊休閒的目的,也無形中建立了交情。
你的「國際人脈存摺」慢慢就建立起來了,過去10年提倡「人脈存摺」,未來的10年也必須讓自己的「人脈存摺」邁向國際化。
一個國家要與世界接軌,才能維持競爭力,個人也是一樣,國際化是政府施政的重要方向,也會是未來台灣社會的一股潮流,我們務必隨時提升自己,未來才不會被這股潮流所淹沒了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