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先為了要加速通過收費站,所設立的ETC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,在測試期間就狀況連連,不僅誤闖專用車道事件頻傳,甚至臨時變換車道、當場倒車的危險動作,居然屢見不鮮。等到ETC正式上路,狀況不見改善,反而爭議不斷,民怨四起。
ETC上路已經第五天,專用車道的使用率,卻未見提高,反而逐日下降,第一天的ETC專用車道使用率2.31%,第二天更降為2.04%,第三天再降為2%,連續4天的塞車,造成民眾極為不滿,尤其塞在車陣裡的駕駛,看到空空蕩蕩的專用車道時,更是火冒三丈、破口大罵,甚至有駕駛索性大按喇叭抗議。也有網友發起到集體誤闖、集體拒繳的行動。消基會也公開抨擊,政府施政錯誤,要全民買單,誤闖車道要罰3000-6000元,簡直就是強盜的行為。
雖然,行政院長蘇貞昌對ETC車道引發民怨,開始展開「滅火」行動。指示交通部彙整ETC的相關措施及用路人的反應,於周三行政院會提出報告,蘇貞昌將於院會中做出裁示。新聞局長鄭文燦也表示,行政院長蘇貞昌對ETC這項新的數位型交通運輸政策,行政院評語是「還有改善空間」。
政府在民怨的壓力下,也做出亡羊補牢的動作,當民眾抱怨電子收費沒優惠時,高公局緊急宣布加值百次可享有九五折優惠。國道ETC車道限速四十公里,被罵到臭頭時,警方會不會把近三千輛次違規超速車輛的罰單寄出,交通部和高公局也都語帶保留。如同立委劉文雄轉述交通部長郭瑤琪的話說,開罰單的事,交通部「會有最大的善意」。至於善意的最大極限是什麼,相信是民眾急於想知道的事。
雖然如此,ETC重重地踢到大鐵板,所引發的怒氣,已經嚴重傷害到新上任的行政院團隊。一般民眾普遍認為,政府事先宣導不夠、事後反應過慢、顯然過度保護財團、忽視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。一場政府、民眾、廠商三輸的局面,儼然成形,端看新的行政團隊如何化解,如何化危機為轉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