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部統計4月外銷訂單金額達339.6億美元,為歷年單月次高,僅低於3月的343.9億美元,較去(98)年同期增加88.3億美元,年增率35.1%,累計今(99)年1到4月外銷訂單金額,達1,261.3億,較去年同期成長45.21%。
4月外銷訂單前三大地區依序為:中國地區的訂單98.2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4成,以電子產品增加最多;美國訂單70.8億美元,成長23.58%,以資訊與通訊產品增幅較大;歐洲訂單53億美元,年增率21.26%,也是以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幅度較大;至於新興市場東協六國訂單金額,達32.1億美元,成長47%,以資訊與通信產品的增加,貢獻最大。
就4月接單貨品觀察,以資訊與通信產品增加21.4億、增幅35.69%影響最大,主要是因為電腦與手機等產品的需求依然強勁;其次是電子產品,增加20.3億美元,增幅33.22%,因為電子零組件供不應求,訂單維持高水準;至於精密儀器等產品,因為去年同期的面板需求緩步回升,比較基期低,致增幅達57%。
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5月的接單狀況顯示,預期接單將較4月增加者占23.5%,持平者占54.01%,減少者為22.49%,以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50.51;若以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,為54.82,顯示5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的增幅將有限。
觀察我國接單前三大主要貨品廠商對5月接單看法,電子產品以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為6058,顯示電子產品在5月的接單力道持穩;精密儀器動向指數達67.98,顯示5月的接單展望樂觀;但資訊通訊產品動向指數僅有48.6,因此5月接單將呈現衰退走勢。
經濟部指出,在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帶動下,亞洲地區成長動能強勁,面對中國大陸的五一黃金週、上海世博會的經濟效益及消費成長,值得期待。不過,部分產業仍然存在缺料疑慮,同時歐美地區尚有歐債信心危機,以及冰島火山再次爆發的影響,消費信心受挫,對外銷訂單影響程度值得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