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計處發布今(99)年4月份失業率為5.39%,較3月份下降0.28個百分點,且為去(98)年2月以來最低的失業率。主計處指出,景氣復甦、廠商用人意願增加是主要原因,經季節調整後失業率為5.43%,已連續8個月下降,但如果沒有政府一連串的促進就業方案,4月的失業率將高達5.78%。
4月失業人數是59萬3千人,較3月減少3.1萬人,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歇業而失業者,減少2.8萬人,減幅9.32%,是連續10個月來最大減幅;初次尋職的失業者減少8千人,因對原有工作不滿而失業者,則增加5千人。
4月份的就業人數,1041.4萬人,則是創下97年11月以來的新高,較3月增加3萬人之多。其中,製造業增加2.5萬人、營造業增加1.1萬人;而批發及零售業與住宿及餐飲業,則分別減少7千人與4千人;若與去年同期相比,就業人數增加了18.8萬人。主計處指出,只要就業人數達到1,046萬人,就回到全球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了。
不過,如果年底要達吳揆5%以下失業率的目標,以4月份的水準計算,失業人數還要再減3.7萬人,新增16.7萬個就業機會;如果全年平均要達4.9%以下,新增就業機會就須有25萬個,並減少9.6萬個失業者。主計處認為,要達到年底失業率5%以下的目標,是比較容易的。
另外,主計處統計3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為655.9萬人,是近15個月來的最高水準,較2月淨增加3.7萬個工作機會;若與去年同月比較,增幅是2.37%,年增率連續3個月正成長。3月的加班工時也達9.2個小時,是近2年來的最高水準。
今年第1季的受僱員工流動率是2.42%,是4年來同期新高,且進入率(2.51%)大於退出率(2.32%),顯示隨著景氣復甦,勞動市場成長動能漸呈活絡。
景氣復甦,企業不僅增加僱用,也同時加薪。3月的經常薪資是36,100元,年增率1.74%,連續5個月正成長。今年第1季的每人月平均薪資是53,858元,較98年同期大幅成長9.23%,是近18年來同期最大增幅;第1季經常性薪資為35,975元,較98年增加2.34%,則是近10年來同期最大增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