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股在亮麗的第一季季報表現,以及對於第二季淡季不淡的預期下,原本要指數挑戰年初的8395高點,但受到南歐債信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系統風險影響,短期內指數迅速拉回,漲升的格局也遭到破壞。專家認為,目前市場面心理因素成為影響盤勢的主要關鍵,台股短線壓力倍增,但長線來看,基本面利多及資金活水不斷,都將是台股向上漲升的最佳推手,台股跌破年線後,都是中長線不錯的買點。
從第二季開始,全球股市多空消息頻傳,像國際間陸續有高盛詐欺案、南歐債信遭降評、中國調升存準率等,進而引發經濟二次衰退的疑慮。
富邦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基金經理人李俊毅表示,這些因素大部分都是金融海嘯後的併發症,需要時間來處理,但就經濟基本面來看,歐美與國內企業公布的獲利數字與經濟數據持續傳出佳音,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四月份已突破60關卡至60.4。
李俊毅進一步指出,包括中國、台灣、韓國、印度、日本等國的PMI皆維持在近期高點,顯示製造業活動持續擴張,企業基本面無須過度擔憂,經濟基本面好轉已成為事實。
至於台股方面,以現階段經濟數據持續好轉的趨勢下,預期指數下檔空間也不會太大,加上ECFA題材性仍在,尤其是四月中雙英論壇後,對簽署ECFA的正當性與時程進展更有幫助,這也是外資在三至四月時,單月買超台股金額皆逾1,000億元以上的主要原因,因此台股回測年線時,都是中長線不錯的買點。
李俊毅分析,目前電子業第二季呈現淡季不淡的現象,上游零組件產生短期的缺貨狀況,而下游需求仍屬暢旺,企業對於第三季的展望也偏向樂觀。
不過南歐國家為降低赤字而對經濟成長造成的影響,仍需持續追蹤,對歐洲出口比重較高的族群,宜暫時避開,投資人在選股上應秉持著選股不選市的原則。
李俊毅建議,投資人目前可逢低布局具有旺季效應、成長性與題材性的個股,包括有ECFA利多題材支撐的傳產族群,以及季報亮麗,具業績支撐的類股。而有高成長及題材性的類股,像是iPhone 4、觸控概念、生技與LED等族群,同樣值得留意。
另外,隨著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,高現金殖利率個股也是長線投資者的好標的,都可特別留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