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今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,由近期以來,部分銀行一直傳出併購與被併購的消息,以及新的金控不斷產生中,可看出端倪,然而,金融業者除了在獲取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上努力之外,許多金融業者也相當重視其公益形象的建立。探究其因,社會大眾對於該企業的印象和觀感,比較容易停留在企業所塑造的公益形象上。因此,良好的公益形象能為企業團體加分不少。
近年來,銀行業者在社會各個面向上,提供多方面的支持,並致力於參與各項教育文化及社會公益活動。已有多家銀行分別與公益團體或醫院合作,共同發行信用卡,並將刷卡消費金額提撥部分來做公益。例如,日前永豐金控與台大醫院共同主辦「快樂擁抱小太陽」活動。
據永豐表示,永豐信用卡(原安信信用卡)公司與台大醫院及信誼基金會所發行的「快樂童年認同卡」,目前已累積約150萬元的金額,主要的捐助對象為台大兒童醫院,每一筆刷卡消費將提撥千分之2.75金額給醫院,已提供住院病童更完善的醫療照顧。
此外,銀行業者對於人才的培育上也多有努力,日前玉山銀行的志工基金會舉辦「培育傑出管理人才」獎學金頒獎典禮,今年度甄選增加6名計12位優秀研究所學生獲獎鼓勵,每人每學年獲頒20萬獎學金,並將分上、下學期發放,期望提供家境清寒或家中突遭變故的傑出管理優秀學子,也能擁有健康無憂的學習環境。
而花旗集團更在日前盛大舉辦「花旗全球義工日」的活動,全球100個國家的花旗員工,一起捲起袖子,投身公益。據花旗表示,在台灣已號召近千位員工從事「社區關懷」、「環保」、「關懷弱勢團體」及「關懷身心障礙兒童」四大面向的關懷行動。
由金融業者所發行的不論是公益卡或是公益活動,不但能直接提昇銀行的良好公益形象,還可以讓更多弱勢族群得到實質的幫助,以襄助公益來回饋社會。公益活動非一般的商業活動,若大型的金融企業團體,如能共同負擔社會責任的使命,雖在獲利上無實質的收穫,但也將贏得消費者的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