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媒體報導,中國大陸各主要銀行為了搶占信用卡市場,紛紛大量發卡,目前有將近8成是呆卡,如此廣泛的發卡,已經有專家提出示警,未來非常有可能發生卡債風暴,一旦發生風暴整個中國內需消費市場,將會產生重大影響,其後果恐將由全球人民來承擔。
對於中國的信用卡市場,我並沒有太深入研究,但是從一些現象,我可以發現令人擔心的隱憂。筆者有個朋友在大陸從事遊戲產業,有天我問他營運狀況如何?他說公司所營運的遊戲,一天透過信用卡加值的金額高達2萬美金,聽到這個數字之後我連聲恭喜他,一個月下來也有上千萬的營收。
可是,他說千萬別高興太早,因為他的同行每個月的呆帳率高達8、9成,我問他呆帳率為什麼這麼高?他說在中國網站上隨手就能夠買到在網路上可以消費的信用卡號碼,許多網路遊戲業者、網路購物廠商都深受其害。
如此高額的呆帳率,最終受害的還是在第一線的廠商,遊戲業者由於所銷售的寶物、道具都是虛擬的,所以受害沒有這麼深,最慘的是那些經營實體物品買賣的網購業者,幾乎每家都吃過這類悶虧,按照這種情況推論,整個中國加起來的受害金額,應該相當可觀。
這樣的狀況,除了會影響經濟市場的安定之外,更會影響到整體金融秩序,民眾也會不信任信用卡的真實性,這對剛在起飛的中國信用卡市場來說,都會有長期不良的影響。
有人說中國這地方,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,幾乎都有得買,假學歷、假身分、假的信用卡、假護照等等,就是因為很多事情都是假的,所以我的朋友私底下告訴我,那些號稱在中國市場營業額很高的廠商,其公布在媒體上的數據,最少都要打的5折,才能反應真實的銷售數據,因為幾乎每個行業的呆帳都很高。
我看了一下中國各主要銀行的壞帳率大約都在4%左右,這是在有將近八成是呆卡的市場下所發生,未來如果呆卡減少、活卡數增加,壞帳率是不是也有可能等比例的攀升?筆者認為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,當我們一窩蜂的看好中國市場的時候,這些隱藏在市場上的呆帳風險,在未來更要加倍注意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二、五刊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