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季以來歐洲債信風暴越演越烈,導致四月中旬以來全球風險性資產,連袂出現大幅回檔修正,也讓二次衰退陰霾揮之不去。證券投顧業者認為,從中國五月出口、美國五月ISM製造業指數、以及美國近幾月的就業市場數據來看,預期全球經濟不至於會陷入二次衰退。四月中旬以來資產價格回檔應視為多頭行情下的良性調整過程,有助下一波漲升動能。
相較第二季市場擔心通膨與升息議題,第三季將是利空淬鍊、先蹲後跳的關鍵時刻。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,掌握「定.新.丸」投資策略-「定」一定要續抱核心部位,透過定期定額搶先機;「新」加碼新興國家資產;「丸」(完)完整資產配置。
在全球股債市震盪打底、醞釀走堅的過程中,藉由股債均衡配置的平衡策略,降低下檔風險,並選擇具潛力的市場與標的逢低加碼,不僅有機會安全橫渡此次市場修正期,也將有可能參與股市相對低檔進場的長線投資成效。
「定」:一定要續抱核心部位,定期定額搶先機
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,當市場處於極度恐慌之際,投資人往往無法分辨資產品質的好壞,而傾向「先賣再思考」的反射動作,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呈現無差異性賣壓。
不過一旦市場恐慌情緒平復後,投資人還是會看到現階段全球各投資板塊,仍存在很大的差異性。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,市場震盪之際,不僅要堅守續抱核心資產的策略,例如全球型債券與股票基金,資金有餘裕者更應該逆勢操作,趁市場非理性下跌期間逢低加碼,或是藉由加碼定期定額扣款金額,來掌握低檔布局先機。
「新」:新興市場出頭天
根據EPFR資金流向統計,自4/15全球股市波段高點修正以來,成熟工業國家仍呈現資金淨流出,但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則有6,500萬美元淨流入,顯見資金依舊青睞財政體質較為強健的新興國家。
債市方面,除截至5/26該周淨流出外,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今(2010)年以來,均呈現周周淨流入狀態,最近一周(6/3~6/9)更吸引8.24億美元資金淨流入、創五週來新高,證明投資人布局仍看好新興市場。
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建議投資人,可以金磚四國、新興亞洲與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為布局首選。券商近期下修亞洲貨幣目標與第二季末水準相比,多數仍還有升值空間,尤其是已過度反應市場恐慌而超貶的貨幣,如韓元,以及已領先升息的貨幣,如馬來西亞幣及印度盧比等,未來均蘊藏不錯的升值空間。
「丸」(完):完整資產配置不可少
面對短線消息面凌駕基本面的震盪環境,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,應更落實股債均衡配置,靜待利空散去後的基本面行情。
富蘭克林華美投信「積極回報債券組合基金」預定經理人林大鈞也認為,由新興債市及高收益公司債市建構而來的「高息收益、高資本利得、高匯兌收益」三高投資機會,為愁雲慘霧的主權債信市場帶來投資新曙光。
考量個人風險屬性不同,林大鈞建議第三季債券比重,可維持三至六成不等,其中以高品質持債且匯率分散的全球債券型基金,做為核心配置,並逢低加碼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,與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型基金;股市部位則以金磚四國、新興亞洲、大中華與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,做為現階段的加碼首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