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台灣的好菜多,但喜好美酒的人也多。如國內知名的天罈,其蘋果元蹄、燜燉小山羊肉、烤鮭魚頭等料理,雖然醇郁鮮美。但若搭上自釀的梅露、花釀或珍釀,都是可醉可歡的選擇。
再如國賓口碑頗盛的A CUT STEAKHOUSE,由於珍藏達5,000支的優質美酒,難怪能在參加美國葡萄酒權威雜誌「Wine Spectator」全球餐飲界酒單評鑑活動時,榮獲國際級認證的殊榮。
只是,原本被視為助興風雅、烹調時增鮮提味的酒,又為何會有「酒類健康捐」的爭議呢?有關這個問題,其實很值得以「美食國民」為傲的台灣人,深入來探討。
其實「花看半開,酒飲微醺」,小酌幾杯,不僅使人愉悅,同時許多下酒菜、酒家菜,也都是這樣發明出來的。然而,無論你喝的是米酒保力達配花生,還是在飯店享用頂級紅酒搭牛排。卻不能輕忽:當飲酒過量,酒也是合法成癮物質的事實。
從歷史來看,酒被推測發明於夏代,並在商代開始發揚光大。但卻不見得每個統治者都像禹一樣,懂得飲而甘之,立絕酒。並發出:「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」的感嘆。
無怪乎,傳說夏桀曾為妃子妹喜造酒池,以觀醉者溺斃為樂。商紂也被形容是「以酒為池、懸肉為林、使男女裸、相逐其間」的昏君。結果真如預言,都成了禍國殃民的歷史象徵。
除此之外,前秦的第三個皇帝符生,也是個愛飲酒的暴君。自己沈溺酒鄉也就算了,若陪同的大臣保持清醒,便生氣地把人射死。
而這樣的行為,對照現今層出不窮的酒駕、家暴、傷人,甚至於神智喪失、大腦受損的案例,是不是同樣讓大家感到很可怕?更麻煩的是,飲酒所帶來的生理、精神疾病,或者因此無法工作、回歸不了社會行列的人,可能比想像中多。
所以根據報導,立委提出:「國民健康局要課徵酒捐,應該提出更多飲酒對健康影響的數據,否則未來提到立院一定會有爭議。」的看法,雖然有其道理,可是執行面上卻有窒礙。
因為大家若能知道酗酒者家屬陪伴就醫的心聲,以及曾因製造假酒入獄的人,說出的製酒過程。其實反而會恍然大悟,原來衛生署長楊志良所痛陳的:「二手菸也許忍一下就過去,但是酒害卻會衍生出家暴、暴力等問題,會出人命的,社會必須開始正視酒害的影響。」這些話,並非空穴來風。
《本專欄固定每週一、四刊出》
延伸閱讀:
美食檔案》美食美酒眾樂樂 大啖雞酒別晃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