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投資環境瞬息萬變,在前景未明下,投資人對於追求資產配置的報酬時,會採用何種投資組合,來達到分散風險?根據投信投顧業者的調查顯示,台灣投資人在投資基金時,考量標的以股票型基金優先,手握比重居然高達7成,明顯偏好股票型基金。
富達證券針對全台基金投資人進行「基金投資行為大調查」,結果顯示,國內基金投資人投資標的,總以股票投資為主,約有近半(49.4%)包含股票型基金,所占比重達7成以上;且約有4成投資人更是完全不買債券型基金。
除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人愛買股票型基金外,投資屬性較為保守或保守偏中立型的投資人中,也約近3成(29.2%)的投資人全數持有股票型基金,顯見保守型的債券型基金,確實較容易被遺忘。
富達證券表示,國內的基金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,明顯集中於股票型基金,而這當中卻有超過6成的投資人認為自己有做到資產配置,顯示國人在資產配置之自我認知與實際投資行為上,有明顯落差。
儘管目前約有1/3準備退休族、已退休族和三明治族手中並無債券,而該份調查報告也發現,採取定期定額投資債券型基金的族群,女性比例相較男性高;此外,年輕、單身及已婚但未有小孩的族群,採用定期定額的比例,也相對較高。
若以地區觀察,台中、大高雄的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之比例高於台北,顯示中南部民眾較偏好穩健的投資模式。
近兩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衝擊、近期的歐債危機,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幅度加劇,投信投顧業者建議,投資人可將波動幅度相較股票型基金的低的債券型基金,適度納入資產配置中,以達到規避波動風險侵襲投資資產。